
发布日期:2025-04-08 08:55 点击次数:86
图片
中诊笔记其他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
一、六经辨证的概念
东汉张仲景根据伤寒病的证候特点、传遍规律创立的辨证方法。
图片
二、太阳病证
图片
(太阳中风证:又称外感表虚证,本质是实证,因有汗出类似虚证比拟而来)
三、阳明病证
图片
四、少阳病证
主要表现: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五、太阴病证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主要表现:腹满欲吐,食不下,自利,口不渴,时腹自痛,舌淡苔白滑,脉沉缓而弱。
六、少阴病证
图片
七、厥阴病证
主要表现: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关于食的总结:
图片
八、六经病证的传变
图片
卫气营血辨证
一、卫气营血辨证概念
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即将外感温热病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四类,用以说明病位的浅深、病情的轻重和传变的规律,并指导临床治疗。
图片
二、卫气营血证概念与临床表现
图片
三、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
图片
三焦辨证
一、三焦辨证的概念
清代医家吴鞠通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症状变化的特点,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的辨证方法。
二、上焦病证
图片
三、中焦病证
图片
四、下焦病证
图片
总表图片
五、三焦病证的传变
图片
【附】十二经脉病证和奇经八脉病证:(此部分纳入针灸学考核中)
一、十二经脉病证和奇经八脉病证的基本特点
图片
二、十二经脉病证表现
图片
站群论坛三、奇经八脉病证表现
图片
知识框架图
↓↓↓
图片
其他辨证方法.pdf
其他辨证文档如下有需要的朋友请自取
↓↓↓
其他辨证方法文档.pdf
图片
END图片
图片
分享图片
收藏图片
在看图片
点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