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1-20 11:42 点击次数:178
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
图片
在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库中,众多方剂蕴含着延年益寿的奥秘。这些方剂历经千百年的临床实践与验证,承载着古人的医学智慧,从调理气血、滋养脏腑、固本培元等多个维度,为我们的健康与长寿筑牢根基。接下来,为大家详细阐述这 22 个神奇的中药方剂。
一、经典滋补方
四君子汤
- 组成:人参 9g、白术 9g、茯苓 9g、炙甘草 6g。
- 功效:益气健脾,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强健则气血生化有源,是滋养身体的基础方剂。
- 主治:常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面色萎黄、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现代临床也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
四物汤
- 组成:熟地黄 12g、当归 10g、白芍 12g、川芎 8g。
- 功效:补血调血,可使营血调和。
- 主治:对于女性因血虚引起的月经不调、面色无华等效果显著。血足则身体各脏腑组织得以濡养,是女性养生的常用方。在妇科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如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等病症,只要辨证为血虚或血虚兼血瘀者,均可运用。
八珍汤
- 组成:人参 10g、白术 10g、茯苓 10g、炙甘草 6g、熟地黄 12g、当归 10g、白芍 10g、川芎 8g。
- 功效:气血双补,将补气的四君子汤与补血的四物汤合方,起到协同作用。
- 主治: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等症。常用于治疗各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贫血、营养不良等表现为气血两虚者。
二、肝肾滋养方
六味地黄丸
- 组成:熟地黄 24g、山萸肉 12g、山药 12g、泽泻 9g、牡丹皮 9g、茯苓 9g。
- 功效:滋补肾阴,是滋补肾阴的经典名方。
站群论坛- 主治:对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等有良好疗效。肾为先天之本,肾阴充足有助于延缓衰老。现代研究表明,其在调节免疫、降血糖、改善肾功能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属肾阴亏虚者。
杞菊地黄丸
- 组成:在六味地黄丸基础上加枸杞子 9g、菊花 9g。
- 功效:增强了养肝明目功效。
- 主治:适合肝肾阴虚导致的眼目昏花、视力减退等。随着年龄增长及现代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用眼过度,肝肾阴虚导致的眼部问题日益增多,杞菊地黄丸可通过滋养肝肾,维护眼部健康及身体的整体机能。临床常用于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干眼症等属肝肾阴虚者。
左归丸
- 组成:熟地 24g、山药 12g、枸杞 12g、山茱萸 12g、川牛膝 9g、鹿角胶 12g(烊化)、龟板胶 12g(烊化)、菟丝子 12g。
- 功效: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 主治:常用于真阴不足,腰膝酸软,盗汗,神疲口燥等症。对肝肾阴虚、精髓不足者有很好的调养作用,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因肝肾阴虚导致的腰膝疼痛、骨质疏松等病症。
三、健脾益胃方
归脾汤
- 组成:白术 10g、茯神 10g、黄芪 12g、龙眼肉 10g、酸枣仁 10g、人参 10g、木香 6g、炙甘草 6g、当归 10g、远志 6g。
-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 主治: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方中既有补气健脾之品,又有养血安神之药,对改善脾胃功能和养心安神有重要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属心脾两虚者。
参苓白术散
- 组成:莲子肉 10g、薏苡仁 10g、砂仁 6g(后下)、桔梗 6g、白扁豆 10g、白茯苓 10g、人参 10g、炙甘草 6g、白术 10g、山药 10g。
-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
-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通过强化脾胃,促进身体对营养的吸收,且补而不滞。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腹泻、慢性肠炎、小儿营养不良等属脾胃虚弱者,还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属脾虚痰湿者。
四、补气固表方
玉屏风散
- 组成:防风 6g、黄芪 12g、白术 12g。
-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能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等外邪入侵。
- 主治:适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㿠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现代研究发现,其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预防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成人过敏性鼻炎等有一定作用。
补中益气汤
- 组成:黄芪 15g、炙甘草 6g、人参 10g、当归 10g、橘皮 6g、升麻 6g、柴胡 6g、白术 10g。
-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主治: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肛门下坠等症。该方能够提升人体正气,增强脾胃功能,对于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五、清热祛湿方
三仁汤
- 组成:杏仁 15g、白蔻仁 6g(后下)、薏苡仁 18g、滑石 18g(包煎)、通草 6g、竹叶 6g、厚朴 6g、半夏 10g。
- 功效: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 主治:用于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可有效去除体内湿气,改善因湿热导致的身体困重、胸闷不饥等症状。临床常用于治疗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等属湿温或暑湿者。
藿香正气散
- 组成:大腹皮 10g、白芷 6g、紫苏 6g、茯苓 10g、半夏曲 10g、白术 10g、陈皮 10g、厚朴 10g、桔梗 6g、藿香 15g、炙甘草 6g。
-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 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对夏季感受暑湿之邪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夏季常用的方剂,可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等。
六、活血化瘀方
血府逐瘀汤
- 组成:桃仁 12g、红花 9g、当归 9g、生地黄 9g、川芎 5g、赤芍 6g、牛膝 9g、桔梗 5g、柴胡 3g、枳壳 6g、甘草 3g。
-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 主治:可改善血液循环,对于瘀血内阻导致的胸痛、头痛、心悸等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属瘀血内阻者。
失笑散
- 组成:五灵脂 6g(包煎)、蒲黄 6g(包煎)。
- 功效: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 主治:常用于瘀血停滞所致的诸痛,如心腹刺痛、产后恶露不行等。能有效化解体内瘀血,对于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属瘀血阻滞者也有较好疗效。
七、安神助眠方
酸枣仁汤
- 组成:酸枣仁 15g(打碎先煎)、甘草 3g、知母 6g、茯苓 6g、川芎 6g。
-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 主治:对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导致的虚烦失眠、心悸不安等症有良好疗效。能帮助人们改善睡眠质量,恢复精力。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症等属肝血不足兼虚热者。
天王补心丹
- 组成:人参 5g、茯苓 10g、玄参 10g、丹参 10g、桔梗 5g、远志 5g、当归 10g、五味子 10g、麦门冬 10g、天门冬 10g、柏子仁 10g、酸枣仁 10g、生地黄 12g。
- 功效: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 主治: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等症。通过滋养心阴来安神定志,对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等属心阴不足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八、温阳补肾方
金匮肾气丸
- 组成:地黄 24g、山药 12g、山茱萸 12g、茯苓 9g、牡丹皮 9g、泽泻 9g、桂枝 3g、附子 3g(先煎)、牛膝 9g、车前子 9g(包煎)。
- 功效: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 主治: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症。可改善肾阳不足导致的身体虚寒等症状。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前列腺增生等属肾阳不足者。
右归丸
- 组成:熟地黄 24g、附子 6g(先煎)、肉桂 3g(后下)、山药 12g、山茱萸 12g、菟丝子 12g、鹿角胶 12g(烊化)、枸杞子 12g、当归 9g、杜仲 12g。
-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止遗。
- 主治:适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等症。帮助补充人体阳气,常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不育症及女性宫寒不孕等属肾阳亏虚者。
九、调理气血方
逍遥散
- 组成:柴胡 10g、当归 10g、白芍 10g、白术 10g、茯苓 10g、炙甘草 6g、薄荷 3g(后下)、生姜 3 片。
- 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 主治:用于肝郁血虚脾弱证,可调节情绪、改善气血不畅。对女性因情绪导致的月经不调等问题有调理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等属肝郁血虚脾弱者。
柴胡疏肝散
- 组成:陈皮 10g、柴胡 10g、川芎 6g、香附 10g、枳壳 10g、芍药 10g、炙甘草 6g。
-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 主治:能有效缓解肝气郁滞所致的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等症,使气机通畅,气血调和。临床常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肋间神经痛等属肝气郁滞者。
使用中药方剂需谨慎,务必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同一种病症可能因个体差异而用药不同。这些方剂从不同角度为我们的健康与长寿提供了帮助,让大家借助中医的智慧,踏上健康长寿的美好征程 。
最后,希望朋友们再关注《杏仁弦道》及《华康中医馆》两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