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3-27 15:51 点击次数:81
一、杨春虎老师治疗痤疮经验:
1、治疗痘痘最常用的药
站群论坛①白芷、附子;
②丹参、败酱草;
③白蔹、白蒺藜;
④桑白皮、枇杷叶;
⑤升麻、苦参;
⑥僵蚕、浙贝——凡痤疮顶部有黄白脂肪栓的时候
⑦地丁、薏米、蒲公英——痤疮有脓包的时候用。薏米重用50~60g有非常好的排脓效果,如肺病、支气管扩张
⑧皂角刺山慈菇 土贝母——有囊性结节的时候用;
⑨可用白的药——白附子、白芷、白蒺藜、白芍、白蔹、白薇(都是散结的,既可以治疗胃糜烂、也可以治疗痤疮)。
2.痤疮的基本方(专药-痤疮七味)
【组成】白附子10g 白芷15g 白蒺藜15g 白蔹15g 丹参30g 败酱草30g 麻黄5g
【附注】一切痤疮都可以用这7个专药。
【随症加减】
①乏力——三参汤:人参10g 太子参30g 沙参20g
②红点是热——加丹皮12g 紫草20g;
③脓血状痘痘——加薏米50g 蒲公英30;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④痘痘如果便秘——加芦荟3~5g冲服。
⑤凉血——紫草这个药用量要大,基本20g起步
⑥白蒺藜——是止痒的,抗过敏的;
⑦凡是皮肤病、痘痘要透表——加麻黄,功效倍增
⑧枇杷叶、桑白皮——书上说与肺热有关,但不是绝对的,可以不用;
⑨蟾皮——用苦参代替。这个药有毒,抗癌、治疗痘痘非常好,但是难喝可以不用;
⑩所有的脸部的痤疮中都是风——用麻黄(不超5克)、白附子祛风,麻黄多了太热,这里是透表不是解表;
⑫沈绍功治痘专药——丹参、败酱草;
3、如果患者阳虚一定要强心,很多痘痘都是心血不足引起——桂枝+丹参加白芥子、鹿角片温阳散结,加升麻升阳解毒
【组成】白附子10g 白芷15g 白蒺藜15g 白蔹15g 丹参30g 败酱草30g 麻黄5g 黄芪30g 鹿角片12g 白芥子12g 桂枝12g 升麻20g
4、综合以上得出的方剂
【组成】丹皮12g 紫草20g 人参10g 太子参30g 沙参20g 白附子10g 白芷15g 白蒺藜15g 白蔹15 丹参30 败酱草30 麻黄5 薏米50 蒲公英30g
二、著名中医大家刘方柏的痤疮专方
【组成】升麻12g 桑白皮12g 枇杷叶12g 黄柏12g 黄芩12g 生地30g 蟾皮10白芷12白附子10
①主药——白附子、白芷
②生地、黄柏——滋阴
③黄芩、牛角——清火
三、主方-苇茎消痤汤(国医大师王琦经验方)
【组成】芦根20g,冬瓜仁20g,薏苡仁30g,桃仁10g,枇杷叶15g,桑白皮20g,黄芩10g,丹皮10g,连翘15g,白花蛇舌草30g,天花粉20g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祛瘀,化痰散结。
【主治】消痤汤适用于丘疹性、粉刺性、脓疱性、结节性、囊肿性或者聚合性痤疮
【症状】伴见额面油滑光亮,口干口苦,大便燥结或黏滞不畅,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
【组方思路】
①消痤汤乃苇茎汤加味成。苇茎汤原治肺痈成痈期
②苇茎汤证的肺热痰淤的病机特点与痤疮的病机要点基本相符,故以此为基本方清热利湿、化痰祛瘀。加枇杷叶、桑白皮合芦根清泄肺热,丹皮合桃仁用以凉血散淤,黄芩、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散结,连翘、天花粉清热散结。诸药配伍,共奏清热利湿、解毒祛瘀、化痰散结之功。
【加减变化】
(1)脓疱性痤疮较重者,合五味消毒饮增强清热解毒的功效。
(2)结节性痤疮,加皂角刺10g,白僵蚕10g,炮山甲3g增强软坚散结功效公众号了然中医。
(3)囊肿性痤疮,加草河车15g,浙贝母15g,土贝母15g清热解毒化痰等。
(4)萎缩性痤疮,加三七粉修复疤痕。
四、治疗痤疮良方——消痤汤
【组成】枇杷叶10g 连翘10g 桑白皮12g 黄芩10g 薏苡仁30g 茵陈15g 玄参12g 牡丹皮12g 生石膏30g 白花蛇舌草15g 生山楂15g 虎杖12g 炒白术10g 生甘草6g。
【功效】清肺胃热,凉血解毒。
【主治】各种痤疮,属肺胃有热,热入血分者者。
【用法】每日一剂,头煎加水约500毫升,水煮沸后再煮30分钟约得300毫升,二煎再加水约400毫升,煎法如前,余约300毫升。两煎药汁混在一起,分早中晚各温服一次。
【加减方法】
①痤疮质地硬者:加益母草 15g,丹参15g;
②大便干结者:加全瓜蒌12g;
③大便不成形者:去虎杖
④伴瘙痒者,加白鲜皮12g。
五、王幸福老师的祛痘清痤汤
【组成】生薏苡仁30g 滑石30g 甘草15g 山楂30g 丹参30g 连翘15g 黄芩15g 夏枯草15g 浙贝15g 牡蛎30g 乌梅15 僵蚕15 白花蛇舌草30 皂角刺30
【用法】水煎服,药渣熏洗患处
【适应症】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粉刺,痤疮,结节
1 闭合型痤疮
2 开放型痤疮
3 丘疹脓疱型痤疮
4 结节型痤疮
5 炎症刺激色素沉着型
6 瘢痕型痤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