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4-13 16:25 点击次数:62
图片
图片
中医书友会第3667期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药物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尖端,有时即使辨证相同,处方相同,效果也会不同。同样都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冉雪峰先生不改方药组成,仅仅调整了黄芪和生姜的用量,就将方子的主攻方向作了改变,更加契合患者的病机。他既深切体悟原文,又能敏锐把控到患者的细节,还能宗仲景之法巧妙化裁,这是中医临床真正的大学问!(导读/依伊)
—本文约1600字,预计阅读5分钟—
图片
忆业师冉雪峰先生论痿症(截瘫)及效验作者/龚去非 整理/蒲承润简介:龚去非(1903~1993),湖北黄陂县人。龚去非以医为终身之己任,孜孜不倦70余载,经验丰富,学识渊博,长于内妇儿科,尤擅疑难杂病和脾胃病的治疗,对温病亦有独到见解。一贯本着求实精神,严谨行医治学。在向病人、同行、典籍学习的同时,更加潜心研究方药的临床效应,药物的选择配伍。善用经方,活用时方,用药精专,每有药到病除,屡起沉疴之效,蔚成独具特色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所著《医笔谈》,记载病证80余种,医论9篇,处处体现了“疾病无绝对的表里寒热虚实”的基本学术思想。八旬高龄时,又将《慢性咳喘》研制成电脑软件。2003年,由重庆市万县中医药学校牵头,将他毕生的临床经验及医学思想重新整理,列入《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系列,并于2004年8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并享受政府专家津贴。去世后,在其墓碑前铭文出仍镌刻着“来世再为您望、闻、问、切”字样。
业师冉雪峰先生医学渊博,医德崇高,诲人不倦,著述颇多,桃李满全国,早为医林所景仰。抗日战争时期,先生与我先后由武汉来万县市。我乃得读先生多种著作,沐先生多方教诲。八阅春秋,春风惠雨恩深,故志之。
病案
1934年春,余初开业于汉口市。族弟龚家足患截瘫,自长沙归,抵汉直到我诊所,由人力车夫背负入室,视其上半身活动正常,双下肢感觉及运动均完全丧失,小腿肌肉俨然枯瘦如柴,无关节变形,亦无疼痛,饮食二便正常。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云“曾住长沙湘雅医院治疗四个月,无明确诊断,亦无效,只好回家乡”。言时声泪俱下,神色惨淡。因其全身营养状况较差,病情较重,自己殊少经验,请业师(我的叔父)及当地老中医齐尧臣先生会诊,均诊为虚寒痿证,处黄芪桂枝五物汤原方:芪、桂、芍各12g,生姜24g、红枣8枚。
处方毕,余意认为病重药轻,难于奏效,复拜谒冉雪峰先生请教(余素仰慕先生,此时尚未列入门墙)。
雪师对诊断无异议,亦同意用此方,但云
“芪桂五物汤,《金匮》治血痹重症之'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后四字是说明有风痹疼痛的症状,故倍用生姜辛散,通阳散寒,益气行痹,以驱邪外出。今患者无疼痛,惟不仁不用,无邪可驱,不宜侧重辛散,应侧重温养卫气元气,寓通于补”。
遂将原方黄芪增至45g,桂、芍、生姜均12g,红枣10枚,再加当归12g,酒蒸怀膝10g,木瓜10g。并一再叮嘱应使病人树信心,守方久服,三个月后定见转机。
前医处方冉雪峰先生处方黄芪12g桂枝12g芍药12g生姜24g红枣8枚黄芪45g桂枝12g
芍药12g生姜12g红枣10枚
当归12g
怀牛膝10g
365站群木瓜10g
因病程尚不过久,患者又为未婚青年,饮食正常,估计终必治愈,只须注意营养、保暖。遂一一照办。
家足回黄陂县家乡,执此方每日一剂,坚持约半年痊愈。今尚在武汉中药材公司工作。
此例治验,迄今已五十年,常忆及雪师教诲犹若历历在目。
总结
痿为内科重证,早在《内经》有“五脏使人痿”之说,但偏于强调“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至张景岳始明确提出
“元气败伤者亦有之”因“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
雪师盖据此而立“温养卫气元气”的治则欤?
抓住“无疼痛,但不仁不用”这一辨证关键,不主张与原方辛散驱邪,只改变其用量,酌加养血活络之品,将辛散之方一变而为温养。又根据病程不太久,病人年青,饮食好,而许以“终必治愈”。其临床之思路与方法,足资启发后人多矣。
—版权声明—·文章摘自《医笔谈》(1983年)丨作者/龚去非丨整理/蒲承润丨责编、荐稿/居业丨排版/依伊丨校对/王继华丨二校/勤莉。·本文版权归权利人所有。仅供学习交流,请勿随意试药。图片
人划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